中文经典小说馆>穿越历史>三国枭雄志 > 第六章 筹谋反击
    辰时,天空放明,大地宽广,隐隐泛着灰白色。

    葛县,一座不起眼的小城,官道处却有大队手持刀枪的官兵,压着一众俘虏前行。

    俘虏们头裹黄巾,衣衫褴褛,背负双手,缓缓向城池靠近。

    “来者止步,城池重地不可随意靠近。”

    城门前,校尉方言拦住了要进城的队伍:“出示手令,否则任何人不得进城!”

    “好大狗胆!”

    被拦住进路,队伍中一名面色冷峻的青年将领,不由怒声斥责:“我乃四世三公袁世子部下,你区区一个城门小校也敢阻吾等去路,世子怪罪下来你担当起吗?”

    “大军押送俘虏,何人敢拦,耽误了老子的军功,要你的脑袋!”

    领头将领深色嚣张,跋扈的不可一世,大有一言不合就拔刀的架势。

    这队人马自然是李唐所部,正所谓兵贵神速战机稍纵即逝,恐迟则生变,部队稍做整顿便马不停蹄杀了过来。

    一部分人穿着汉军战袍扮作官兵,押着一队队黄巾以求蒙混过关。

    李唐为何执意要全歼城外杀俘汉军,防止走漏消息的同时,也是为了现在。

    此刻他活学活用,将皇甫嵩对付黄巾的那一套,反过来套在了官军身上。

    汉军之前遣数百人,乔装打扮进入黄巾大营四处纵火,制造混乱,导致四十万大军炸营,才有今日惨状,前车之失就在眼前,当然可以借鉴一二。

    有道是抄袭可耻,抄的不像可耻,抄的不及格可耻,抄的一模一样可耻,李唐不但原模原样的照抄,还在原来的基础上更进一步,更是无耻到了极点。

    但不可否认,抄袭是人类前进的源动力,是人类进步的阶梯,是人类积攒经验的方式,是人类学习的基础,没有抄袭,便没有创新,毕竟若连照抄照搬都不会,还谈什么进步。

    前人已经走通的路,自己或许走不通,但成功率应该或许可以能够大一点吧。

    身穿汉军将官战袍,手拿汉军刀剑,此时嚣张起来,还真有那么点跋扈的样子,还真有点炉火纯青的味道。

    “城池重地,不得擅入!”

    来者嚣张,但方言却没有轻易动摇,他虽然只是一介为校尉,驻守的却北门却有四千多名兵卒,其中更是有近千名中央精锐散布在各方,守城倒也是绰绰有余,此刻他很尽责:“我不管你是谁的部下,又是谁的家将!”

    “没有将军文书,任何人不得进城。”

    大汉朝廷虽然糜烂不堪,但豫州汉军毕竟是名将皇甫嵩作为统帅,军纪严明治下有方,加之葛县乃是关押俘虏的重地,自然不会让人轻易进城。

    四世三公的名头还是很响亮地,方言虽没有放行,但也没刀兵相向,心有顾虑,一时间在城门前僵持起来。

    汉军的校尉,相当于师团那一个级别,不同时期甚至不同编制,统帅的军队人数也不同,这个级别只能算到一个范围,非要划个等级,就是相当于秩二千石或秩比二千石的高级武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