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经典小说馆>穿越历史>城姬三国 > 第四百五十二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
    而且科举制的确立,令楚国将来也能够源源不断的补充“朝气”!

    魏国哪怕想要有样学样,也必须先面对来自世家的压力——刘晔是汉室宗亲出身,对科举……没有太大偏见,也并没有太多看好,毕竟后汉本身建立在世家联手合作的基础上。

    不过现在刘晔觉得,自己应该向自家大王的想法靠拢,更积极的支持科举。

    当然,同时也要注意,和魏国中的世家代表陈群的交流,没必要因此而得罪他们。

    最令刘晔心中暗急的是,楚国最被诟病的“弱势”,无非是楚王的天真,既包括政策上的天真、也包括战略上的天真——就像是楚甲、楚弩……

    如果是魏国拥有这种军械技术上的优势,绝对会不惜代价的,将这技术优势,转化成真正的战略优势,甚至以战养战一波流,拼一把尝试灭掉辅汉,统一天下、开创新朝!

    至于以战养战,将对敌我带来的伤亡?

    没有伤亡,哪来的新时代?大乱方可大治!

    所以才说楚王很天真,极大的拖累了楚国的发展,甚至令楚国不足为惧,就像是不会拳法,单纯要把自己吃胖的拳师……

    然而现在刘晔忽悠有些警觉,仿佛楚国是要先把自己“吃”成巨人,到时会不会拳法又能怎么样?

    与此同时,邓芝和步骘也松了口气……

    “刘晔不愧是魏国的大鸿胪,不是那么对付啊。”邓芝感叹道。

    “没错,刘晔应该也有说客类的谋术,多亏伯苗兄帮我遮掩,才不至于被真的看通透。”步骘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子山这话就见外,我们是同一期登科,理应好好亲近,一同为大楚出力才是。”邓芝并不居功的说道。

    刘晔以为自己的谋术,在谈判中起到作用,却不知道……自己同样在被作用着!

    白图也是在半年前才渐渐发现,科举似乎还有自己没料到的作用——谋术觉醒。

    科举殿试过去八个多月,登科、尤其是每科前三的士子中,三分之一是之前就有官印,其他是科举后才安排在楚姬处觉醒。

    不过无论哪种情况,在科举结束的半年后,这部分取得前三的士子,陆续觉醒了新的谋术——而且都是与他们上榜的科目有关!

    像是法正,就新觉醒了三种谋术,诸葛瑾两种,其他人至少一种,而且新觉醒的谋术,必有与自己登榜科举有关的谋术、且专属谋术的比例极高……

    步骘作为户科的第二,觉醒了“得寸进尺”——瞬间计算出获利的可增长空间。

    符合他在户科题目中,查验账目时,不仅能够挑拣出问题账目,而且能够迅速计算出,何处账目有抬升空间,进而判断出账目背后可能存在的效率问题、亦或是执行着企图心问题的特质!

    算是大众型谋术“讨利”的进阶专属形态……

    邓芝作为礼科的第二,则是觉醒了“感同我受”——谈判中令对方的感受,强行向自己的立场偏移,立场差距越大,偏移效果越差。

    自古以来,“代入对方角度”都是纵横家们说服、劝谏的重要手段,类似“感同身受”的谋术层出不穷,虽然作为专属谋术,不同的谋士觉醒“感同身受”后,效果各有不同,但大体作用方向相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