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经典小说馆>修真仙侠>三国之最风流 > 198 二公叱咤议高台
    荀贞的后悔不是装的。

    他的后悔不是因惧张济报复,张济兵马损失殆尽,便是闻讯暴怒,亦无可虑;他后悔的是长安未入,大事未成,居然就失控至斯,先做了这么件事,不合适。

    带着懊恼,荀贞出了住帐,前往议事帐。

    行於路上,荀贞喟叹心道:“孟德,我知你矣!”

    这时天刚亮,却到了议事帐外,蒙蒙晨光里,看到有烛火光影从帐幕的缝隙露出。

    荀贞问帐外卫士,说道:“谁在帐中?”

    卫士回答说道:“回将军的话,是监军。”

    荀贞挑开帘幕,进到帐中。

    戏志才独坐帐内,正拿着一卷书在看。

    见荀贞到来,戏志才把手里的书放下,起身下揖,向荀贞行了一礼。

    “志才,你怎么这么早?”

    戏志才笑道:“昨夜虽有美人相伴,明公不也一样这么早么?”

    荀贞呆了一呆,说道:“美人……,志才,你怎么知道的?”

    一句俗话不禁冒了出来,“好事不出门,坏事传千里”。

    却也无怪荀贞发怔,昨天半夜发生的事,戏志才却怎么就知道了?还真是奇怪。

    戏志才含笑答道:“昨夜武卫去找司马要人,司马不知当不当给他,遂来问了我的意见,因是忠知昨晚明公有美人侍寝。”

    荀贞如似埋怨,说道:“志才,你既然昨晚先知此事,为何不阻止阿韦!”

    戏志才似笑非笑,说道:“明公果欲忠阻之么?”

    荀贞语塞,打个哈哈,往戏志才放到案上的那卷书看去,指着问道:“志才,你在读什么书?”

    【讲真,最近一直用咪咪看书追更,换源切换,朗读音色多,安卓苹果均可。】

    “前日弘农士人赠我了两卷《东观汉记》,系熹平年间,蔡邕、太尉杨公等人所著之篇,我之前只闻其名,未见其文,现下得之,因乃抽空览阅。”

    《东观汉记》是记载本朝历史的一部纪传体史书,因为曾在朝廷专为修史而建的东观修撰,故得此名。这本书算是官修史书,与《史记》等史书不同,非是一人或数人所撰,而是历经了很长时期,许多人相继撰写。最近的一次续写,便是在灵帝时期的熹平年间,由马日磾、蔡邕、杨彪、卢植等共同撰写。杨彪是弘农人,所以不仅弘农华阴的杨氏族中,别的弘农各县之冠族家中,就杨彪等修撰的这几卷,亦颇有藏者,都是手抄版。

    荀贞颔首说道:“你看完,给我也看看。”

    叫戏志才落座,自己也到主位坐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