殷紫莹红了脸:“你胡说什么,我跟你说正事呢!”

    “我说的也是正事,这才是最要紧的事。”卫陵颐神色郑重无比,见到殷紫莹嗔怪的眼神,这才握住她的手道:“好了,你放心,都在我意料之中,眼下时机也差不多到了。”

    其实本来他还没打算这么快,但这次殷紫莹去长公主府刚好带回一盆兰花,这倒是提供了一个契机。

    殷紫莹道:“一切准备就绪了?”

    卫陵颐点头:“放心。”

    既如此,殷紫莹也就不问什么了,这件事本来她知情的也不多,卫陵颐愿意跟她说就说,不愿意说就不说。

    就跟她弄试验田一样,卫陵颐也不会究根问底问这些是什么意思,他只会默默地支持她,站在她身后就是了。

    所以,在第二天开始,殷紫莹就很少能见到卫陵颐了,因为他每天都是早出晚归的。

    据府中的几个下人说,卫陵颐是去了京郊的庄子上,具体干嘛的殷紫莹没细问。

    又过了几日,正是大朝会的时候,朝堂中文武百官正在开朝,就听得外头的鼓声一阵阵的传进大殿。

    众人的面色当即一变,坐在上首的皇帝挑了挑眉:“有人告御状?”

    大太监不敢怠慢,赶忙就挥着拂尘出去查看情况了。

    而场中,各位大臣的面色变了又变。

    告御状可不是那么容易的,想要告御状的人得先滚过八尺的钉板,再受三十大板,最后才能击鼓鸣冤。

    这期间缺一不可,许多人刚躺在钉板上就被扎伤了,更遑论滚上一圈?

    就算滚完了一圈,还要遭受三十大板,这三十大板可不是普通衙门的板子,这可是为了告御状专门弄的杀威棒。

    那杀威棒足有人脑袋这么大,下手之人又是训练过的,一个身体强壮的成年男子被打上三十大板可能都要养三个月,更遑论是刚滚过滚钉的人?

    所以,一般人都撑不过这两关,更别说最后还要敲响那大鼓了。

    可是此时,那击鼓之声不断传进来,虽然听得出有些气弱,但却有越来越盛之势。

    众人心中一凛,这是要出大事啊!

    不多时,皇帝身边的大太监走了进来,附身到皇帝耳边低声说了什么。

    皇帝闻言脸色铁青,忙道:“宣!快宣!”

    众位朝臣都有些疑惑,只有皇帝冷哼了一声:“诸位爱卿不知道,外头告御状之人说手上有私矿的消息。”

    私矿!